品牌網路開店該怎麼做?網路開店前先了解的 3 件事!

品牌網路開店該怎麼做?網路開店前先了解的三件事!

文章目錄

常常遇到有學員問說,想在嘗試在網路開店,擁有自己的品牌,或是想要將原本實體販售的產業、商品開始在網路上販售,卻不知道應該從哪裡開始,該在哪裡賣,該了解些什麼….

我們整理出三個重點,在網路購物當紅的世界裡,何時進場永遠不嫌晚,最重要的是在開店之前要先思考以下三點:

網路開店前思考的第一件事:主導者的態度如何?

網路開店參與者本身的意願非常重要,無論是老闆親身參與,或是主管人員,他是不是真的願意投入這件事情。

網路品牌經營的初期常是老闆自身經營、全心的投入,對品牌的掌握度高;但若是本身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或本身忙碌的老闆,當然就會找人負責,這時候負責的這個角色本身就很重要,

1. 他是不是真的有熱忱與意願參與?

2. 他能投入的程度?

3. 他對產業的了解程度?

我有遇過一位客戶老闆事業很多,找我陪跑只是其中一個項目,開會的時候老闆本人常無法列席,安排的主責窗口又常常更換,到最後開會時客戶的同仁跟我說他們只是來「幫忙」的;最後只能婉謝跟他們的合作。

在網路上開店,無論是否有找人協助經營品牌,老闆本身最好要能參與其中,不見得要跳進去參與執行,而是要瞭解團隊的運作,累積自己電商的知識後,協助團隊做出正確的判斷,我會說:

負責人的態度決定了品牌的成敗。

所以現在找我陪跑的客戶,我都會請他們填一份評估表,其中就有一個環節是在確認主事者的態度,如果郎有情妹無意,那我也幫不上忙。

網路開店前思考的第二件事:對於電商的運作以及遊戲規則了解的程度?

實體店面的消費邏輯是「先享受再付款」、消費者先挑了商品、試穿試用後才決定買單。而在網路購物的模式剛好相反,起初這樣的模式還會受到質疑;隨著市場的變化,消費者已經被教育成可以接受「先付款再享受」,這和傳統消費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

網路開店和實體店面都是做生意,都是把東西賣出去,邏輯是一樣的,但網路開店背後多了更多是數據上的分析,經營上對數字的掌握更為重要,ROAS、ROI、CPA、CPC….甚至更多的指標,都可以讓我們用不同角度去思考營運結構,包含成本、毛利結構、電商的獲利概念等,再來才開始思考行銷策略及開店工具。

對於網路開店、品牌經營所需要使用的工具與技能,也是有以下的程度之分:

1. 只有聽過但沒有深入瞭解

2. 有自行找尋資料,或看影片學習;但工作上應用程度不高

3. 在工作上每天都會使用,但僅限於特定幾項功能

4.在工作上每天都會使用,能熟練使用各項功能,也能分享使用經驗

關於工作上學習,我一向主張學夠用就好;也就是把你目前工作上主要需求的技能學會就好,「學以致用」才是主要的目標。

關於經營電商需要哪些技能,網路上很多,有興趣可以搜尋一下,我目前有分享Facebook廣告操作與品牌策展分析,大家不妨看一下。


網路開店前思考的第三件事:我的店應該開在哪裡?

在網路上開店跟線下要開實體店的邏輯是一樣的,網路開店有三種選擇:夜市、百貨公司、自己的店面;容我一一說明:

夜市擺攤 V.S 網路拍賣:

優點:人潮多、種類豐富、入門門檻低。

缺點:價格競爭激烈、容易吸引到比價的客人、產品難凸顯特色、消費者不信任。

夜市有人潮,也最好入門。逛的時候會發現,商品雖然種類眾多、五花八門,可是重複率非常高,相同的商品、在夜市門口第一家,與夜市最裡面的店家價格可能會差個50到100元,也常常遇到客人說「老闆,可不可以算便宜?」,代表這裏的客人會在這裡針對價格斤斤計較。

網路上各大拍賣網站,從早期的Y拍、露天、到現在的蝦皮個人賣家、旋轉拍賣等,就是在夜市擺攤。雖然入門簡單,只需要以個人名義就可以開始,但因為商品同質性高,店家間常常削價競爭外,消費者愛比價、也擔心買到品質不好的商品,或是被詐騙。

百貨公司設櫃 V.S 進駐網路商城:

優點:人潮多、同商品重複率相對較低、信任度高、節省人力以及繁瑣的雜事。

缺點:抽成高、需要透過不斷優惠折扣獲取版面、顧客歸屬於商城本身。

走進百貨,漂亮整齊的櫃位、精準分類的樓層、統一的包裝、結帳流程、客服人員,讓你省去了很多人力、布置、金物流等等的麻煩。

也因著響亮的招牌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潮,以及琳瑯滿目的優惠活動、集點活動、信用卡活動,還時不時來個周年慶滿額贈,幫你增加業績,有百貨公司的背書,消費者也不用擔心品質上有問題,或是買了以後沒有保障,聽起來非常誘人。

然而消費者在百貨公司購物,拿的發票是百貨公司的發票、而不是我們店家的;包裝的購物袋也是百貨公司的、而不是我們自己品牌的。也就是說,店家並不是直接從消費者收錢,而是定期要跟百貨公司對帳請款,我們店家的身份是百貨公司的「供應商」。

YAHOO商城、PCHOME 線上購物、MOMO、博客來、樂天、蝦皮商城…琳瑯滿目的網路商城與通路,如同百貨公司一樣,他們提供資源,從行銷到出貨包辦,有專業的MD及團隊幫你布局,店家只需要一個窗口提供產品及站櫃的櫃姐,還有優惠折扣。

對,優惠折扣決定了你的商品曝光多寡,背後還有高出拍賣許多的平台抽成,最重要的一點是,來到這邊購買的人,一定是「百貨公司」的客人,且大多數不會成為固定「買你商品」的客人。

自己的店面 VS 官方網站(網路開店平台):

優點:省去工程端架站時間、擁有最高的主控權、完整的顧客名單以及完整的品牌運作

缺點:人力需求較高、顧客人流較低、變現速度較緩慢

從裝潢布置設計、產品挑選、包裝、結帳流程、行銷與銷售、顧客名單…擁有了100%主控權,通通都是獨有的,但等於從0開始,什麼都要自己來。

記得我之前幫公司展店,在華中華南開了130多家,通常開幕後一個禮拜我就會接到經銷商電話訴苦,因為「沒有人上門」。

所以在開店的初期要不斷思考「人從哪裡來?」,就是我們在電商裡所稱的「找流量」,這當中可以玩的事情就多了,從找流量、引發互動、各式各樣的廣告工具、再行銷到顧客回購等等,這當中所付出的廣告、人力以及時間成本再初期可能遠大於前面兩種模式,但隨著時間與品牌的累積,在正確的操作下成本會慢慢下降,甚至低於通路抽成。

顧客也從過路客,隨著體驗到服務與產品慢慢成了固定客,在這些交互累積下,你擁有了一個自己完整的品牌。

這邊也建議初學者或傳產要經營線上通路,先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選擇自架官網,除了成本相對高之外,主要有兩大原因:

  1. 不會開規格:在電商知識不足的情況下,也不知道需要那些功能,設計網站是按簽約的內容來製作,沒有在合約裡面的就不會出現;等到網站上線開始營運後才發現該有的設定沒有,想要的功能還要加錢。加錢花時間還事小,那還可以改,我也遇過怎麼都不給改的窘境。
  1. 忽略後續維護:不管是 Google,還是 Facebook,為了推出更新更強的服務,都在不斷更新版本,這時若沒有一個強大的IT團隊,後續的維護上絕對難以更上廣告工具,以及各大行銷外掛工具的更新節奏。

曾經遇過老闆自己架設了官網,卻屢屢在 google、fb等更新的時刻歷經沒日沒夜的崩潰,而且過去更新的頻率可能是以月計,現今更新的頻率已經幾乎是以日計算。

自架電商官網千萬要注意的事:後台的需求是否納入規劃?

我們發現市場上還是有很多企業選擇自行架設網站,在這邊要提醒大家的是,規劃網站的功能時,後台的需求是否也有被納入考慮呢?

前台的設計風格、內容模組、網站架構的規劃大家基本上都有規劃到的;但很多人都會忽略後台的功能。

日常的出貨、領單、回客服等等,都是要在後台操作執行的啊。不只如此,搭配行銷策展的規劃,也需要很多行銷模組,例如紅配綠、組合任選、加價購等等。

後台很常被忽略,很多企業都會忘記開出他們的後台規格,因為他們並沒有實務上的操作經驗。如果忘記規劃後台,最後只會得到一個看起來很漂亮的網站,但後續的出貨、客服的流程就會變得複雜,相關執行的夥伴可就苦惱了。

初期可能可以透過人工處理來應付,但業績成長到一定規模後,商品庫存管理、業績數據的統計就會有很大的問題了!

另外也要思考前台、後台交互的功能,例如:價格、折扣的設定等等。一個電商網站需要兼顧前台、後台的功能,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電商網站!



結語:你也可以選擇交給開店平台架站,迅速又便利!

現在台灣已經非常多的網路開店平台,也逐漸發展成熟,如較知名的 91 APPSHOPLINEWACA,以合理的價格幫你省去架站的困擾,在最複雜的串接以及系統更新上做最立即的支援,這時就可以將注意力和資源集中在品牌營運、產品開發、視覺與行銷策略等等的地方。

當你確認了主事者、擁有了基本的電商觀念與知識,選好了開店的地點,就可以開始在網路上做一門屬於自己的生意了!


➤ 推薦閱讀:用品牌軸線,3步驟規劃你的品牌電商年度營運計畫!
➤ 推薦閱讀:網路行銷與傳統品牌行銷,2者到哪裡有差異?
➤ 推薦閱讀:經營電商的第一步:找客人!找流量! 淺談電商經營流量

電商陪跑社社長:狼大 黃聖閔

我是狼大,也可以叫我 Wolf ,我深耕電商、數位行銷領域超過 10 年,也創造出自己一套知識體系在市場進行分享。

作為一名電商講師,全台已經培育超過 3,000 位電商菁英、1,000 名 Facebook 廣告投手,能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帶你了解、活用數位行銷工具,並搭配行銷策展的規劃,協助每個顧客業績成長。

更多精選文章

要如何復盤才有效?

今年、我投資的企業舉辦了發表會,由於是第一場,公司派出一級主管擔任活動幹部,我也受邀擔任與談嘉賓,整場活動熱絡,會後的交流也很熱烈。活動結束後我們進行

深入閱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