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的 META 廣告成效 最近還好嗎?
這半年應該很難熬吧?我特別注意到,2025 年 9 月以來多數電商產業的 META 廣告表現明顯下滑。尤其是 8 月檔期結束、進入 9 月換檔期後,許多帳號的 ROAS 再也拉不起來。
身為陪跑教練與 META 廣告實戰講師,我持續與業界高手交流,並用 AI 工具輔助分析,發現這一切都與 META 在 2025 年正式上線的 仙女座 Andromeda 演算法引擎 有關。
這個新引擎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廣告操作的認知。
感謝 @Sony 與 @馬嘉銘 協助校稿,我也將多年陪跑經驗整理成這篇白話解析,讓你快速理解:
👉 什麼是 Andromeda?
👉 它如何改變 META 廣告的投放邏輯?
👉 廣告投手該如何駕馭它?
什麼是仙女座 Andromeda 引擎?
根據 Meta 官方財報說明,Andromeda 是新一代 AI 個性化廣告檢索系統。
它在 2024 年底被首次提及,2025 年 6 月上線、10 月全球部署。
雙子座 AI 的摘要說得很準確:
「Meta 的 Andromeda 引擎讓廣告檢索從傳統規則式,轉向 AI 向量化索引系統。」
也就是說,Andromeda 從底層邏輯重構了整個廣告推薦機制。它不再依賴人工標籤與像素追蹤,而是以 AI 理解使用者的行為意圖。
仙女座引擎的誕生背景:META 面臨的雙重挑戰
META 曾以「實名制 + Pixel 追蹤」稱霸全球廣告市場,
但近年兩大事件動搖了這個帝國:
1️⃣ APPLE iOS14.5 隱私權政策:像是給使用者披上「隱形斗篷」,讓 Pixel 失去追蹤能力。
2️⃣ AI 素材爆發:生成式 AI 讓 META 平台上出現大量、品質不一的廣告素材。
META 不得不升級基礎架構,利用 NVIDIA 硬體與新演算法重新打造引擎。
而 Andromeda 正是這場結構性升級的核心。
仙女座引擎運作邏輯:從標籤到理解
Andromeda 可視為「AI 廣告推薦專家」,流程分三步驟:
- 檢索/篩選:理解每篇貼文與使用者特徵,建立語意主題。
- 排序:依「轉換機率」與「價值」排序候選廣告。
- 個性化推播:依個人動態行為即時推送。
這意味著,過去靠標籤、興趣設定的時代已結束。
Andromeda 直接以 AI 解析「用戶意圖」,從行為軌跡中預測需求。
仙女座引擎帶來的三大改變
1️⃣ 興趣標籤弱化 → 系統傾向使用 ASC(自動廣告模式)。
2️⃣ 測試週期縮短 → 約 3~4 天可得出結果。
3️⃣ 素材決定受眾 → 廣告素材內容成為分眾依據。
換句話說,素材本身就是新的「受眾設定」。
駕馭仙女座引擎的策略
- 集中預算於單一活動:讓系統完整學習。
- 素材多樣化且真實分眾:每組素材都應對應不同受眾。
- 以「素材包」為單位評估:看整體活動的 ROAS/CPA,而非單支素材。
素材漏斗概念:從 TOF 到 BOF 的新思維
在 Andromeda 規則下,素材間自然形成行銷漏斗:
- TOF(上層)吸引新客、轉換率低
- MOF(中層)培養互動
- BOF(底層)促成轉換、ROAS 高
👉 不要急著關掉 ROAS 不高的素材,它可能是引流的關鍵入口。
如何評估廣告成效
1️⃣ 先看預算分配 → 有被投放代表系統認可其價值。
2️⃣ 再看 CPA/ROAS → 判斷素材位於哪一層漏斗。
3️⃣ 整體活動視角 → 以整包素材 ROAS 為評估依據。
興趣標籤還能用嗎?
雖然自動擴充成為主流,但人口統計(性別、年齡)仍可作為輔助篩選。
在開放設定中保留少量彈性,有助於系統更快找到高轉換族群。
總結:AI時代的廣告操作回歸本質

要駕馭 仙女座 Andromeda 引擎,
關鍵在於「以素材為核心,讓 AI 做決策」。
也就是「素材流打法」——
以 ASC 架構運作、活動為單位、素材漏斗為評估基礎。
這場變革不只是演算法升級,更是廣告策略思維的重構。
行銷人要重新回到創意與洞察的本質,結合 AI 工具,創造更高效的素材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