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產業轉換率高低,對企業成長是極為重要關鍵要素,因為這決定能否在合乎常理利潤下取得新客訂單,避免在成長初期空有營收,利潤卻極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行為變化,品牌需要更靈活地整合行銷工具及方法,才能提高新客購買機率。
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NICE矩陣當中新客轉換所建議數位行銷、實體行銷和口碑行銷三維策略工具及方法,為企業實現上述行銷目標。
數位行銷(空)透過精確數據分析和自動化工具,如Chatbot和社群媒體廣告,能夠更有效地觸達目標客群,並在短時間內獲取訂單。實體行銷(陸)則著重於提供消費者實體接觸和體驗機會,以增加品牌的親近感和信任度。口碑行銷(海)則透過與KOL和媒體這些口碑節點,提升品牌的曝光率和口碑。
透過NICE矩陣的應用,食品產業可以更系統地分析和規劃這三維策略,以達到最佳新客轉換效果。本文我們將針對多數食品類別都適用基礎架構進行探討,依據品牌現況不同會有所差異,如有更深入行銷策略規劃需求,可參考「電商陪跑服務」及後續將推出之「NICE矩陣線上課程」。
延伸閱讀 >>> 食品產業行銷漏斗新客開發策略
食品產業轉換率提昇關鍵在於新客溝通要廣中求精。
食品產業中新客轉換不僅需要廣泛觸及,更需要精準溝通。如何在新客精階段短時間內吸引消費者注意,並促使他們立即採取購買行為,是每一個食品企業都需要解決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將探討社群媒體廣告於新客轉換重要性。並探討如何透過Chatbot自動回覆來降低消費者的購買疑慮。最後,我們將探究食品產業如何善用直播和團購來提高新客轉換率。這些策略不僅能夠提高轉換率,還能為品牌帶來更多曝光和訂單。
社交媒體廣告還是食品產業新客轉換關鍵。
社群媒體廣告如FB AD、IG AD、Google AD和LINE AD等,對食品產業來說是新客轉換極為關鍵工具。這些廣告平台提供定向投放功能,允許企業根據消費者年齡、性別、地理位置和興趣等多種因素精確投放廣告。更重要的是,這些平台提供了豐富數據分析工具,企業可以透過這些工具來評估廣告效果,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實現高效取得訂單此行銷目標。
假設一家企業專門生產有機食品,希望吸引更多注重健康的年輕消費者。可以在FB和IG上針對20到35歲、有健康飲食興趣之用戶投放廣告。透過如此精確定位搭配正確廣告素材溝通,企業不只能將其產品推廣到最有可能感興趣消費者群體,還能藉由持續根據數據調整,有效提高轉換率和降低行銷成本。
利用Chatbot全天候自動回覆,降低購買疑慮。
今日消費者在決定跟一個陌生品牌購買時,透過私訊功能提出疑慮是常見行為,這一點在食品產業尤其明顯;消費者常有各種購買疑慮,例如產品成分、保存方法或是過敏資訊等。這些疑慮如果沒有得到即時、準確解答,往往會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這時Chatbot就能發揮相當大作用。透過自動化客服,企業可以提供24/7客服支援,不僅提高服務效率,也能即時解答消費者問題,降低購買疑慮。
以冷壓果汁品牌為例,如果於官方網站和社群平台部署Chatbot,當消費者問及果汁保存期限或是否添加糖分時,Chatbot可以即時提供準確資訊,甚至推薦其他符合消費者需求之產品。這不僅提高消費者購買信心,也增加轉換機率。
食品產業要懂得善用直播與團購提高新客轉換率。
直播和團購在當今電商市場有著重要地位,尤其在食品產業更是如此。這兩種銷售模式分別有即時互動和特價促銷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促使大量新客戶購買。
以一家專門銷售手工糕點的企業為例,可規劃糕點製作直播活動,在過程中不只展示產品製作過程,還提供限時優惠。這樣的策略不僅讓消費者更加了解產品,也能激發的購買欲望。如果是冷凍烘焙食品,也可以透過直播教消費者如何回烤,並使用冷凍麵包製作各種早餐,豐富直播內容。
而從坊間林立的團購店大多都是以食品為主軸,應該不難理解團購於食品產業有著多大重要性。品牌透過不定期於封閉社團開團,或是與KOL合作開團,都有助於觸及更多陌生新客,並讓他們完成首次購買。
實體行銷除了提供體驗,更要思考如何放大新客量體。
實體行銷對食品產業有著相當重要性,實體通路不僅能讓消費者試吃、體驗商品,更是有效放大新客量體重要管道。如何在實體空間創造吸引人體驗,並將這些體驗轉化為實際銷售,是每一個食品品牌都需要思考問題。
接下來我們將為您詳細解釋如何透過實體店提供體驗和通路上架來擴大品牌覆蓋率;接著探討快閃店如何透過主題展示來吸引潛在的新客。
透過實體店提供體驗,通路上架擴大品牌覆蓋率。
實體行銷在食品產業有著不可替代價值,又能透過社群廣告和Google在地商家進行流量及口碑效益整合,透過提供一致品牌體驗,及利用地理位置推廣來吸引週邊潛在客戶,進而將流量及口碑有效整合利用,提高新客轉換效果。
假設品牌專賣有機食品,透過在社群媒體上投放廣告讓更多人認知到品牌,架設品牌也有實體店面,同時於Google在地商家有實體店資訊。這樣一來,除了週邊消費者搜索有機食品會找到店面,當消費者因為對品牌好奇而搜索,也會知道品牌有實體店而前往體驗商品,甚至因為在地商家有許多顧客好評而直接於網站下單。
通路上架則是另一個重要實體行銷策略,透過與各大超市和便利店合作,企業不僅能將其產品推廣給更廣泛消費者群,也能進一步提升品牌覆蓋率。例如,該有機食品品牌如果與大型連鎖超市達成合作,將其產品放置在貨架明顯位置,除了可以吸引更多潛在新客,透過數位廣告觸及客戶也可能前往這些連鎖通路選購。
快閃店透過主題展示商品,吸引潛在關注新客。
快閃店是近幾年相當多食品品牌用來彈性布局線下通路、提高品牌曝光及表現創意的實體銷售模式,透過短期店面設置和獨特展示,企業不僅能夠吸引大量新客戶,也能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品牌和產品。更重要的是,快閃店通常會選擇高人流地點,如購物中心或熱門商圈,從而最大化影響力。
專賣手工巧克力的品牌可以在情人節期間在繁忙購物中心,甚至跟餐廳、影城合作設立快閃店,不僅提供各種口味手工巧克力供人選購,還可以設計以「愛情故事」為主題的互動展示區,吸引大量年輕情侶前來參觀參與活動。
透過這種創意和主題化的展示方式,快閃店不僅能夠吸引更多潛在新客,也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民眾好感度。
選擇與品牌價值觀相符的KOL合作,用口碑強化購買動機。
選擇與品牌價值觀相符的意見領袖(YouTuber、KOL或部落客)作為合作夥伴是關鍵口碑行銷策略,這類合作不僅能增加品牌曝光率,更能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購買意願。特別是當品牌不只看流量,還會評估意見領袖價值觀和品牌是否相符,其推薦更容易得到目標消費者群認同,從而提高轉換率。
如果品牌專注健康飲食,選擇了一位以健康和營養為主題的網紅營養師作為合作夥伴,讓營養師在社群上分享品牌食品,並詳細解釋產品營養價值和健康好處。這樣的合作不僅讓品牌得到了大量曝光,也成功提高了目標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和購買意願。
狼大對食品產業轉換率提昇建議:善用兩大關鍵要素。
作為一名在食品產業具有豐富陪跑經驗的電商顧問,最後我特別建議如果品牌想提高新客轉換率,有兩大關鍵要素需要格外注意,將有助於新客轉換取得更好的成績。
節慶是重要銷售紅利,更可定期推出即期下殺促銷。
各種節慶跟季節性活動,就是食品產業對還在猶豫的新客強化溝通,提高轉換率相當關鍵有效策略。特別是台灣人特別重視,如春節、中秋節或聖誕節等節慶,消費者購買意願通常會增加,這是企業可以利用的重要銷售紅利。
以烘焙品牌為例,在中秋節前一個月便是月餅禮盒銷售重要檔期,可以放大行銷及廣告投放預算,並透過各種線上和線下促銷活動來吸引消費者。
對食品產業來說,保存期限是個風險也會是機會,品牌可以定期針對即期品推出促銷方案,這些優惠對於還在猶豫的新客來說,都能起到一定影響性,促使他們完成初次購買。
食安問題頻傳,安全認證、獎章都有助增加新客購買信心。
近年來由於食安問題頻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和品質越來越敏感。因此,獲得相關食品安全認證和獎章不僅可以增加消費者信任,還能有效降低新客猶豫。
如果品牌專門生產、銷售有機食品,嘗試取得各種國際認證,如USDA有機認證和歐盟ECO認證,除了在產品包裝明顯標示,還能在企業的官網和社群平台大力宣傳,如此可以成功地吸引大量注重食品安全新客戶,並顯著提高轉換率。
其他諸如各種國內外或地方獎項、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信任狀,能起到提高轉換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