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聽了劉潤的底層邏輯二,這跟我在經營企業陪跑的經驗有許多共同點。
模式決定一切,書中提到「對的賽道」就是要讓昨天的成果成為今天的資本。
同時要乘法經營、不要用加法經營。
▋加法經營 vs 乘法經營
你是用加法還是乘法?
企業經營上「加法」與「乘法」的概念可以用公司的業務部門來理解。
假設公司有三位業務,每個人各自負責各自的業績,
那業務部門的總績效就是三個人的業績「相加」,這就是「加法經營」。
乘法經營則是將三位業務的職責按照「業績三要素」來安排,
一位負責開發更多的客戶、一位負責成交、最後一位負責後續經營來提高客單價。
只要每個人都能專注地做好各自的任務,開發更多客戶,成交並提高訂單金額,
業績就會是三者「相乘」的結果。
這是一個簡單的加法與乘法的經營概念,現在我們知道要用乘法才會產生複利。
但具體要怎麼做呢?我從陪跑的經驗分享幾個在企業經營實踐上的環節:
▋專注在建立機制,而非單純執行任務:
從日常的挑水工作中打造一條水管。
在日常工作中,有許多任務會反覆執行,
如果只是去執行這些任務,那時間一到就又要重來一次,這就是加法經營。
反之,如果能夠在執行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記錄下來,
讓前次經驗成為未來的基礎,就可以讓下次的執行輕鬆不少,
這樣就會是乘法效果。
以零售電商為例,像是每年的年度規劃,每月的行銷企劃,每週的週報…等,
像這種週期性任務就很適合建立一套標準流程,讓下次執行時可以沿用上次的經驗。
特別是現在市場競爭,人才不好找,
我都會在陪跑中運用「乘法經營」,協助客戶發揮團隊最大效益。
無法建立流程的地方,像: 如何創造行銷操作上價量的甜蜜點,如何判斷策略優化等,
這類經驗與判斷的思考邏輯則可以透過建立「知識庫」來累積。
▋建立複利思維:
你平常都在思考多久後的事情?
運用下長棋的模式來思考,把眼光看遠一點,在未來超越,
聽起來很玄,實際上卻非常簡單,分享 3 個點:
• 「每天進步 1%」
陪跑時我常跟客戶說,只要每天進步 1% 就好,因為一年有 365 天。
依照「從A到 A+」這本書的說法,就是「持續性創新」。
當中對於「進步」的定義可以是多元的,
可以是結果成長、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壓力減輕、關係改善…等,
都可以稱之為「進步」。
• 「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大腦是一個很有趣的器官。
你問什麼問題,大腦就會回答什麼問題。
當我們問一個不對的問題,大腦就會給我們一個不對的答案。
同理,問對的問題,也會促使我們思考對的答案。
所以只要問大腦:「同樣的事情重複做,可以如何提升20%?」
就會讓我們思考如何精進。
每次我在備課,都會問自己如何再進步 20%。
像現在,廣告投手實戰班已經 30 屆了,我越來越清楚如何教會學員用廣告賣貨。
• 「看待結果的方式」
你會怎麼形容結果不如預期的時候?
「我失敗了。」
但、當我們選擇用「失敗」來描述結果,很容易會衍生出像是:
「我不夠好」、「我無法」…等等的限制性信念,把結果跟自己劃上等號。
這時我們可以選擇用「不如預期」來取代「失敗」,
像愛迪生發明電燈,不是失敗 99 次,而是找到 99 種不會發光的材料。
當我們使用「不如預期」的方式來看待結果,我們就不容易跟自我產生負面連結,
進而更客觀地思考當中帶來的經驗與學習。
▋實踐複利的 2 個作法:
• 第一個我稱之為「看結果」
我們可以用二分法來看待所有的結果:符合預期跟不如預期,而非成功或失敗。
這件事很有趣,光是從我們理解事物的角度就會決定我們的成就;
前英國首相 柴契爾夫人曾經說過:
「注意你的思想,它們會變為言語;
注意你的言語,它們會變為行動;
注意你的行動,它們會變為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它們會變為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它終將成為你的命運。」
好好檢視結果,從符合預期中找出關鍵的行動,從不如預期中找出行不通地方改進。
然後、為了要讓下次執行時可以更進步,思考不做什麼也是一個方法。
• 第二個則是「準備」
在行銷操作上稱為「預熱」,「Pre-sale」,或是「種草」。
在行銷活動前進行前期的宣傳,為正式活動做準備,收割的成果才會更豐碩。
行銷如此,經營管理亦是如此。
我最推薦的準備方式,就是執行前再次檢視當初復盤的結論,找回檢討時的記憶。
這樣就能讓前次的結果成為這次的本金繼續累積。
我陪跑一個食品品牌,是從零開始建立行銷團隊,手把手帶他們建立行銷管理模式,
現在、我們可以在母親節檔期結束後完成隔年的母親節活動內容,
靠的就是以上這些複利操作。
▋總結
很快地複習一下前面的重點,
• 用「乘法」來經營,而非「加法」。
• 把精力放在打造「機制」。
• 複利思維 1:「每天進步 1%」。
• 複利思維 2:「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 複利思維 3:用「不如預期」來取代「失敗」。
• 複利做法 1:「看結果」。
• 複利做法 2:「做好準備」。
要過著複利的人生就要有複利的思維,企業經營也是如此。
只要每天有意識地累積,就能讓時間站在我們這裡,打造不斷創造複利的企業。
我已經透過這個方法帶出不只一個高效團隊,我相信你也可以。
#企業陪跑 #高效團隊 #複利思維 #乘法經營 #機制建立